徐穆实受访: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 “建立驻地翻译基金” 的建议

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、麦家小说在海外畅销,外国翻译家功不可没。他们以优美的本国语言、适合西方人阅读的视角进行翻译,将中文图书接引到彼岸并焕发出神秘光彩。 最近,美国中文翻译家徐穆实(Bruce Humes)在个人网站上刊出公开信,就中国有关机构近年来推动的文学外译提出若干具体建议,将中国文学“走出去”的战略落到实处: 建立“驻地翻译”基金,积极征募外国翻译家到中国短期居住,体验中国文化,结识中国作家、翻译家和出版人(受惠对象应注重国别和语言的多样化,避免过度集中于英、法、德等欧洲语言); 放宽签证条件,以使翻译家工作期间合法居留中国; 办好网站,多搞活动,帮助中外翻译家们沟通和交流。 他的建议,不仅在海外的中国文学翻译圈内引起了共鸣,还让国内业界又一次正视“外国翻译家”这一文学出口生产线上的关键环节。 阅读全文,请点击

Author’s Afterword: “Last Quarter of the Moon”

 Afterword: From the Mountains  to the Sea   The birth of a literary work resembles the growth of a tree. It requires favorable circumstances. Firstly, there must be a seed,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. Secondly, it cannot lack for soil, nor can it make do without the sunlight’s warmth, the rain’s moisture or the … Continue reading Author’s Afterword: “Last Quarter of the Moon”

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的英文译者: “因为书里的故事感动了我”

伦敦出版商 Harvill Secker 一月 17 日推出了东北作家迟子建的第一本译成英文的小说,《Last Quarter of the Moon》。为了《中华读书报》,慷慨先生找到我,进行了有关我翻译这本小说的采访: 《读书报》:为什么使用现在这个英译书名,而不是原书名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的直译? 徐穆实 [Bruce Humes]:首先要明白一个事实:书名一般由出版方来定,译者甚至原作家的想法只是建议罢了。要知道,外文版权是外国出版社拥有的,当然是他们说了算。 我的建议本来是直译:The Right Bank of the Argun。这书名不仅忠实原作,也方便引起西方读者的好奇心。因为用“右岸”表达河流的方位有点莫名其妙,西方读者习惯用东南西北来表达。就算西方读者 不知道这条河是几百年以来中俄边境的界线,单凭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,也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。 但英格兰的出版人被早些出版的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意大利译文的书名 Ultimo quarto di luna 所吸引,就把它译成英文的 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。 全文可以在此下载 PDF 版。